- 信息学院按照一级学科设立两个学系,负责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
- 经济信息管理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信息学院目前拥有三个全国知名的研究所/实验室:
- 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数据管理与分析方法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数据库与商务智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信息学院拥有较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网络条件,建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综合实验室
- 信息学院在计算机科学技术方面拥有完整的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培养体系
- 第一个将“信息”一词用作我国高校的专业名称:“经济信息管理”。
- 第一个以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领域应用为特色的系科:经济信息管理系(1978年), 发展为信息学院。
- 第一批我国高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授予单位。
- 第一批我国高校数量经济学硕士点授予单位。/实验室:
- 第一个教育部数据库与商务智能工程研究中心。
- 第一个北京市软件产业化中心:数据库产业化基地。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信息安全
·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理论
·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信息安全
· 专业学位授予点:软件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
· 信息安全(工学)
· 软件工程(工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工学)
学院现有教师80余人,其中国家"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6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2人,高层次海外人才(年薪制)5人,还有多位来自国际著名大学、微软亚洲研究院等机构的优秀兼职教授。信息学院的教授多在国内相关专业学会中担任领导职务。
王珊教授是我国数据库届的领军人物,我院的数据库教学和研究工作也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也自然而然成了我院的一个品牌。《数据库系统概论》已经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4个版本共计一百万册以上,这在专业教材中是非常少见的。该教材获得了国家级奖励。王珊教授于2008年荣获第四届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陈禹教授是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我国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方面最杰出的专家之一。在我国第一个成立了经济科学实验室,开展实验经济学方面的研究。
学院一批年轻的教授已经开始在学术界崭露头角。
学院教师连续2年,每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位列全校第一。
学院教师SCI/EI发文总数也连续数年位列全校第一。

学院教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等各种科技计划的经费支持。
学院先后承担许多重大科研项目,如国家“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高技术计划项目、“973”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教育部科技研究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等。学院直接参加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关的决策咨询、管理咨询等信息服务工作。在数据库技术、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数量经济、运筹学、金融数学、证券分析,保险精算、电子商务、企业管理等领域中,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成果曾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电子部科技进步特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国家级优秀教材奖等30余项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