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大到哈佛——专访2011级本科生王歆媛
王歆媛,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2011级本科生,大三参加纽约州立大学交换项目,前往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深造两年,获得计算机、数学学士学位,2016年获哈佛大学计算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
活泼可爱的大眼睛,热情简单的笑容,王歆媛师姐给我的印象不是哈佛名校光环笼罩下的学霸,也不是高冷严谨的学者,相反,她带给他人的感觉更像是温暖可亲的邻家大姐姐。
从人大到哈佛,她脚踏实地的努力证明了自己的优秀,也证明了自己的坚持与选择。高考之后来到信息学院选择了数学专业就读,大三之后申请学院项目前往纽约州立大学继续深造两年,并成功取得计算机学士学位,在五年的本科学习生活中,完成了计算机与数学双专业的修读,并在2016年成功被哈佛大学计算科学与应用专业录取。简单的简历背后,是一段段有趣的故事,从人大的一勺池到哈佛的图书馆,每一步都坚实沉稳,每一段都精彩纷呈。
采访王歆媛师姐是在师姐做完从人大到哈佛的经验分享报告会之后,而听完她的报告似乎也能理解师姐被哈佛录取的原因:谦逊而又自信的个性,缜密的逻辑,完整而精准的分析以及优秀的讲解表达,每一点都能看出师姐身上所展现出来的优秀:“以前看师兄师姐做经验分享的报告时,总是会想师兄师姐好厉害,什么时候我也可以做到像他们一样优秀,但是今天站在这里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时似乎明白了师兄师姐当时的心情,我之所以能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并不是因为我有多么优秀,而只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比大家快了一步。而你们将来也会有机会做到比我们更好。”师姐在分享经验时清晰地陈述利弊也可以让想出国的同学更好地选择以后得道路:“我会尽可能地陈述信息而不是直接帮你做判断和推荐,凡事都有利有弊,你可以自己去思考,我需要做的应该是以过来人的角度帮助你分析和总结这件事情的优点和缺点。”
数据科学、统计、数值分析、随机序列……数学与计算机的课程构成了师姐现在的学习生活:“我也会学习大数据的相关知识,收集整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根据数据建立模型以及做预测等等工作。”师姐的研究生生活就在忙碌的项目和课业中一步一步进行,正如当年在信息学院稳扎稳打的课程学习。
“我总会十分怀念在人大的生活,在这里留下过太多感动和怀念,印象最深的就是自己大三结束时就需要出国学习,当时同学们还都没有毕业,会有一种觉得自己很无奈要成为先离开大家的那个人,在分别时会很伤心,有一种不知何日才能再相见的难过,每次想到这些也都会不禁回忆起曾经的大学生活和同学朋友。”重回人大校园,看着校园里熟悉又陌生的花花草草回忆起年少的时光,感慨最不舍和最怀念的还是大学的室友:“我最怀念的还是宿舍同学之间的感情,当时在人大时没有很强的感触,出国之后才意识到舍友的珍贵。在国外有时会与别人一起合租,有时也会出现自己住单人间的情况,时时会有一种孤独的感觉。研究生出国之后,你的舍友的专业方向和你并不相同,不像在人大时,大家的追求和目标一致,在好多时候可以互帮互助,也从来不会觉得孤独。出国后,常常在夜深人静之时觉得形单影只,尤其是碰到一些困难的时候。而且在我留学第一年的时候,我是在住校,但是因为我是相当于在国内上完大三去的美国,而室友都是大一的新生,有时的交流可能并不会像与人大的室友交流那么合拍,有时候向室友倾诉他们也多难以体会和理解同样的心境。”
感动的是舍友以及同学们之间的深情,而感谢的则是同学们的热心帮助:“大四留学期间在人大还有些像交论文、找老师签字等琐碎的事情,需要找人大的同学帮忙,而且当时要毕业时碰到一些问题,缺修了一门选修课,后来经过各种协调,虽然麻烦但也得以顺利解决,就是会觉得无论是同学们还是老师们都很热心地帮助自己,让很多事情顺利地完成。这些让自己很感动的同时更多的是感到一种贴心的温暖。”
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有建模比赛:“我曾参加过国赛和美赛两次数学建模比赛,和队友建立了很深的感情。为了比赛也折腾了挺久,当时我和两个男生组队,他们照顾我就选择让我当队长,我们会每周找论文大家一起看。后来大家回忆那段时光,也谈笑起队友回到宿舍里还会抱怨说我管得太严什么的,当时大家都觉得会很辛苦,寒假期间别人都回家了自己没有回家,又碰上队友感冒,真的是挺辛苦的。但是正是这样的经历,让我们的革命友谊特别深厚。比赛结束后,自己一个人在校园里逛,还会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理论上我感觉这种比赛参不参加都可以,但是却因为当时的认真和努力,让现在回想起来也会觉得是一段特别的时光,会感谢那些年努力的自己。”
提及那些刚到美国的适应期,师姐也是在吐槽的同时感谢那些美国室友的帮助:“他人的协助会让自己在面对很多未知的事情时减少许多的恐惧感,有时候直接面对一些从未接触过的事情时可能还是会害怕和担心,但是有他人的陪同与帮助,就会让事情简单很多。所以如果需要出国的话,多跟有经验的师兄师姐联系还是会大有裨益。”虽然那段时光非常艰辛,但师姐从未后悔:“我的人生箴言就是从不后悔,我相信我在人生每个阶段做的选择,都是当时最明智的选择。哪怕我的人生再重新来过,我重新面对那些十字路口,依然会做同样的选择。而且很多事情事后觉得当初可能有更好的选择,但是这些其实都是事情发生后的论断。在事情发生之前,可能不知道更多的信息,还是会做相同的选择。而且有时过来人告诉你的经验,你在当时的情境下很难领悟到,或者难以共鸣,有些事情必须要自己走过,自己体验过,才能明白那些劝告或者道理其中真正的含义。”
聊到中美教育上存在的差异时师姐也提到:“我觉得国外的教育和发展更容易提供个性化的选择。国内的同学更多的容易向同一个方向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而国外的一些教育会允许人们提供解决方案的多样性。美国是世界人民聚居地,更多元的包容性也允许了更多的可能性。你想干什么都可以遵循自己的选择,很少受到其他的影响。以前在国内会更容易随大流,而在国外觉得更多的是会选择随从自己的内心。”
优雅简单,谦逊踏实,师姐的经历更像是春日的玉兰,只需要一心洁白地向着天空,随着岁月每天吸收着营养,沐浴着阳光,总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开出灿烂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