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覃飙副教授团队“悟学”“天眸”亮相2024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
12月26日,2024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在南京召开,以“校企双向奔赴 师生携手共创 政产学研金协同 开创科技转移转化新局面”为主题,旨在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在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加速聚集转化,支撑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我院覃飙副教授团队研发的“悟学”大模型、“天眸”智慧助盲眼镜赢得全场关注,大量观众驻足观看和亲身体验,并就其商业模式进行深入探究,充分展示了我院科技成果的市场潜力和社会价值。
“悟学”大模型是瞄准教培领域痛点,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专为中小学生打造的一款“智学导师”,其充分发挥北京基础教育优势,深度融合海量知识数据,遵循知识学习基本规律,强化知识学习理解、逻辑推理与自主生成能力,针对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科领域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助“神器”。
“天眸”智慧助盲眼镜则依托AI大模型,在读书读报、危化避险、社交购物等多场景提供更好辅助,以便提升视障人群的生活自理能力与社会融入感,点亮盲童希望之光。参展前,盲人眼镜已经捐献到北京市盲人学校和武汉市盲童学校,计划后期还要配置语言呼叫功能,更好满足视障人群需求。
科交会现场设立高校成果超市、重点成果推介等4个展示区,涵盖领域涉及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诸多前沿领域,“悟学”、“天眸”因独特的技术创新、温暖的人文关怀、显著的商业价值,使其在众多科研成果中脱颖而出。
覃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把科研瞄准满足人民幸福生活的刚需上,这样我们的科研才能真正在市场落地、服务人民”,而“悟学”、“天眸”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其不仅展现了学院及教师在智慧教育、助盲技术等领域的最新成果,也体现了对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和积极担当。他还提到,“3天的展会,人大展台一直热闹非凡,这不仅是对团队科研成果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团队坚持科研服务人民、关爱弱势群体理念的肯定。此次展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证明了高校科研成果在满足人民高质量生活需求、关爱弱势群体方面的重要作用,也为其他高校科研团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覃飙,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大数据、知识库和大模型,主持完成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表A类和B类论文共50多篇。2024年3月聘为工信部元宇宙标准化工作组委员,本科、硕士和博士都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在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做过博士后,合作导师是王建民教授;到美国IUPUI做过博士后,合作导师是Yuni Xia教授,到加拿大SFU做过访问学者,合作导师是Jian Pei教授。
邮件:qinbiao@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