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数据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城市治理大数据研讨会顺利召开

更新时间:2023-03-31 15:08:36 浏览量:


3月28日,北京市大数据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城市治理大数据研讨会暨科研合作签约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北京市大数据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张琳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杜小勇教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跃国教授共同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4月25日的讲话中对中国人民大学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任务,要求中国人民大学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目前学校正按照张东刚书记的要求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提出建设引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卓越的基础学科,顶尖的社科学科和创新的交叉学科的学科发展要求。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计算机科学新兴领域既是卓越的基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创新的交叉学科中起到了连接相关学科的关键作用,其发展具有战略地位和意义。王轶强调,人民大学始终重视计算机学科的发展,为实现文理工学科体系的交叉发展提供保障。北京市大数据中心能为人大的学科发展提供丰富的场景和广阔的视野,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在服务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贡献力量。

北京市大数据中心主任张琳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做出的指示具有重要指导性意义,“数据二十条”等一系列中央文件对大数据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双方的合作正当其时。大数据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数据优势和场景优势,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提出问题”和“验证答案”的大场景,要充分用好这个推动作用,打通基础科研、工程转化和场景应用之间的壁垒,将best paper变成生产力。张琳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的四个定位之一是“科技创新中心”,殷勇市长也明确要求在“提高数据这个最新最活跃要素的边际效用”维度上落好子,希望双方团队按照这个方向尽快聚焦落地,推动城市治理大数据的科研和工作。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范举教授汇报了双方前期工作的进展和成果。北京市大数据中心张琳主任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杜小勇主任共同签署了科研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表示,希望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聚焦城市治理大数据的关键问题,从课题研究、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提高核心技术能力。

研讨会上,北京市大数据中心数据管理部负责人、教授级高工贾晓丰和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范举分别做了主题报告。

贾晓丰以《联邦治理:新一代数据治理框架》为题,从“什么定义了当前的数据治理体系”和“什么定义下一代的数据治理体系”两个层面,阐述了数据治理范式从1.0到4.0的演变,提出联邦智能驱动的新一代数据治理框架。

范举以《数智融合的新一代数据科学系统关键技术》为题,介绍了数据治理与智能化融合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从数据科学当前“盲人摸象”的发展现状出发提出数据科学的通用性和构建覆盖数据科学全流程的系统的科学问题,并介绍了这一问题的研究进展和难点。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跃国、信息学院教授柴云鹏、副教授陈晋川,北京市大数据中心高级工程师高嵩、高级工程师章敏、项目主管王睿宇等参加研讨,就当前城市治理大数据应用的现状、面临的困难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交流。

杜小勇主任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希望双方在后续合作中进一步聚焦落地的场景,努力搭建数据驱动治理研究的桥梁,推动数据治理和城市治理的交叉,通过技术的突破促进治理的发展。

北京市大数据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将在科研协议框架下,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大数据+大场景”的推动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助力我国数字经济和城市治理高质量发展。


文字:周琰 金威廷

摄影:陶俊屹